首页 血案迷踪 下章
第107章 损失惨重
 1

 秋夜的泊湖,残月清冷,露珠晶凝,宁静安详。芦苇,芦花飞絮。芦苇深处,芦席搭成的简陋窝棚里,一只百余人的游击队正在宿营,哨兵端着,正警惕地守卫着营地。

 这支游击队的前⾝,就是当年从雷江城內撤出的雷江自卫队。自卫队撤出雷江后,一路遭到鬼子堵截,经过苦战,损失惨重,剩下的残部被迫退⼊泊湖深处,在茂密的芦苇掩护下,继续坚持战斗。

 历经周折,雷江自卫队被国民⾰命军第十一游击纵队第一支队收编,改编为雷江游击中队,依托泊湖茂密的芦苇,进行游击作战。由于地域关系,游击中队与雷江地下抵抗组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。梅霞⺟女蒙难后,不少雷江热⾎男儿潜出雷江,辗转找到游击中队,与鬼子进行殊死战斗,为梅霞⺟女和千千万万被鬼子戕害的⽗老乡亲和兄弟姐妹报仇雪恨。最成功的一仗,就是在雷江內线的‮报情‬支持下,侦悉了⽝川次郞“明修栈道暗渡陈仓”的谋,在⽔路截获了他企图送往南京的雷江镇江之宝--⽟龙。

 突然,芦苇中野鸭惊飞。哨兵顿时惊觉,仔细观察,突然发现有一群黑影正向营地扑来,他端起,推弹上膛,正待喝问,只觉一道黑影从自己眼前掠过,自己脖子一凉,眼前一黑,就重重倒在地上。

 哨兵的突然倒下,更惊动了芦苇的野鸭群,展翅⾼飞扑簌声和“嘎嘎”的鸣叫声,惊醒了酣睡中的游击队员。当他们端着冲出窝棚查看情况时,面而来的,是一阵阵火⾆和弹雨,十一式轻机织成的火网,像割草机一样将冲出窝棚的游击队员纷纷割倒,很多游击队员还没弄明⽩怎么回事,就将一腔热⾎噴溅在了洁⽩的芦花上。

 紧接着,一阵阵尖啸声伴随着阵阵‮炸爆‬声传来,这是鬼子的掷弹筒在击。游击队驻地的窝棚已是火光熊熊,不少游击队员还在睡梦中就已经牺牲,游击中队死伤惨重,残存的队员急忙撑着小船,向芦苇更深处撤退。

 鬼子的掷弹筒穷追不舍。

 小船被一一击中,熊熊燃烧,受伤的游击队员在⽔火中挣扎。但没有一个游击队员向鬼子投降!

 一排鬼子岸边立边,端着三八大盖,像打猎一样,悠闲地向落⽔的游击队员击,一汪又一汪的热⾎在澄澈的湖⽔中开~

 2

 岸边芦苇深处,一个废弃的窝棚里,露出一个隐秘的地道口,两个人影钻了出来,其中一个背着一只大包袱,这是游击队的秘密通道。侥幸逃脫的是游击队长和机要员。

 突然,他们面前出现了一个黑影。

 “什么人!”游击队长低低喝问,手中的驳壳大张机头。

 “良心未泯‮国中‬人!”对方答道。

 听到这般回应,游击队长顿感放心了。因为,就是这个“良心未泯‮国中‬人”通过特定渠道留下字条,给游击队提供过有关“山田攻座机将来雷江”以及“⽝川次郞企图瞒天过海偷运⽟龙去南京”等极有价值的‮报情‬,为游击队创造了歼敌良机。

 “跟我走!”黑影招呼着游击队长。

 游击队长信任地跟在他的⾝后。

 “⽟龙带出来了吗!”黑影问道。

 游击队长一指⾝后“背着呢!可惜我那些弟兄,为了掩护我们~”游击队长声音哽咽了。

 一片寂静无人处。

 黑影指着前方丛林说道:“我就送你们到这里了,前方有接应!”

 游击队长长吁了一口气,他关上驳壳机头,将揷在间,对黑影说了声:“后会有期!”就和机要员往丛林钻去。

 机要员也长吁了一口气!一路上,他的手指一直紧紧套在手榴弹拉环上,手榴弹弹体上绑着一个小本子,那是他必须用生命捍卫的秘密!他小心翼翼松开拉环,跟着队长钻⼊丛林。

 突然!“叭叭”⾝后传来两声清脆响,是⽇本“‮八王‬盒子”的声音!游击队长顿感大事不好,他下意识地拔正待转⾝,突然觉得自己⾝体猛地一震,口一热,顿时浑⾝无力,慢慢跪倒在地上。他最后吃力地睁开眼睛,望着眼前站立着的黑影,艰难地问:“你到底是什么人!”回答他的,又是一声响,游击队长再也没说话,但两只眼睛一直死死的睁着。

 黑影慌忙解下机要员⾝上背的包袱,钻⼊丛林,消失在黑暗之中。

 3

 这次雷江游击中队被袭击造成的后果十分严重。不仅使雷江游击中队一百多名队员全部殉难,而且,⽝川次郞在机要员遗体上搜到了没来得及销毁的军用密码。并且利用该密码,发布虚假命令,歼了几支活跃在武汉、宜城等大中城市周边的游击队,给十一游击纵队造成了极大损失,迫使十一游击纵队不得不放弃与总部联系,陷⼊了“无指令、无任务、无给养”的苦难境地。

 不仅如此,鬼子密码专家据这本密码,了解了中**队密码编制的特点,顺藤摸瓜,进一步破译了中**队更⾼级的密码,使得中**队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敌深⼊、聚歼⽇军的战略企图暴露无遗,反而让⽇军将计就计,合围了我军重兵集团,导致第二次长沙会战失利,给中**队造成了重大损失。

 ⽝川次郞因为此次重大战功,受到⽇本大本营的褒奖。但鉴于山田攻‮机飞‬是在雷江区域失事,而且大批⽇军军粮在雷江被烧,功过相抵,军部不再追究⽝川次郞的责任;“鼹鼠”由于此番战功,也受到“竹机关”重视,被通令嘉奖。

 然而,有利有弊,雷江游击中队全军覆没后“鼹鼠”也失去了最大的‮报情‬来源,令“鼹鼠”更意想不到的是,那张“嘉奖令”后来落在新‮国中‬
‮民人‬
‮府政‬手中,成为于心远指证他罪行最有力的证据。

 当然,宋开顺不会向于心远代这些,他既不会说,游击队长死在谁之手,也不会说,是谁带着鬼子去直捣游击队员隐秘的营地。他在向于心远编造另一个故事,现在已经到了在最后结局:“游击队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,深情的将⽟龙到我手中,让我替雷江‮民人‬妥善保管,不要再落⼊鬼子手中。”宋开顺讲述得深情并茂,‮情动‬之处,眼中泪花闪动。  m.BAxIaNxs.Cc
上章 血案迷踪 下章